台灣大百科寫作_樑枋畫作

 

中國傳統的建築以木構架體系為主,為了保護木料,在這些樑、棟、枋上塗刷油漆,成為裝修工作的的必要措施。主要樑柱因不適合雕刻的技法,通常用彩繪來裝飾,它們也是畫師彩繪主題的「畫布」喔!

 

傳統建築中,樑枋結構包括:

【桁木】即屋頂下的樑,又寫成「楹木」。最上的一根稱為中脊樑,上樑典禮時即安放它。最下且懸在屋簷下的桁木稱為「挑簷桁」或「捧前桁」。

【通樑】平行於進深方向的水平構件,本省叫做「通樑」。亦即我們走入廟內,前後方向的為「通樑」,從下面上有大通、二通、三通之分。

【壽樑】平行於面闊方向的水平構件,叫做「枋」、「楣」或「桁」。其中「枋」本省叫做「壽樑」,「桁」又叫做「檁子」。亦即我們走入廟內,左右方向的為「壽樑」。位於門面的「壽樑」又稱為「大楣」。

【彎枋】在門楣上方呈彎曲形的枋木,一般多為三彎或五彎。

 

臺灣廟宇縱式通樑採單獨彩繪施工,橫向的壽樑、大楣、彎枋也呈單獨構件,因此樑枋彩畫皆以樑枋本身尺寸大小而作業。樑柱的底色大都為朱紅色。中脊樑大都彩繪太極八卦、雙龍等圖案;大通樑的視點最低,最容易為一般人視野所及,所以在彩繪的表現上最為講究。瓜筒與通樑的節點大都會繪上「包巾」,是彩繪裝飾的重點。樑、枋是長型構件,從藝術的眼光來看如同長卷,依據構件的長短分「垛」,最多可分為七垛,而「垛仁」與「垛頭」的尺寸長短並無一定格式。「垛頭」之硬帶內加上錦紋、回字紋、幾何紋、書卷紋作為箍頭裝飾;而「垛仁」意即「枋心」,則是彩繪匠師發揮專長之地,通常會有主題名稱與落款;也有些寺廟並不施彩繪,僅以色塊表現而已。

 

樑枋主要彩繪內容為:

【吉祥動物】:例如:鰲是帶水氣的吉祥物,以做為防火作用的象徵;神靈瑞獸,具有避邪、納福作用。

【吉祥植物】:可分為樹木、花卉、與瓜果。例如:牡丹為富貴吉祥花,石榴比擬多子多孫。

【吉祥器物】:例如:花『瓶』,有平安之意;八卦圖,能鎮壓邪惡。

【吉祥神祇】:大多從傳統神話故事或民間故事中,選擇具有祈福納祥與避邪止煞之功能的人物圖像為主,例如:八仙圖、麻姑獻瑞、南極仙翁等。

【吉祥符號】:例如:日紋象徵功名之意義;花草拐子紋,為蔓草與花草交錯,寓意長久不斷。

 

  樑枋彩畫中有一項畫法難度較高與較為少見的,那便是「擂金畫法」,其作品稱為「擂金畫」。由於金、黑之間互襯的關係,可以在畫法上產生有趣的變化;金、黑之間多次相疊,產生相當繁複而典雅的美感。在廟畫中是屬於層次較高的一種表現方式。

 

 


 

 

資料出處: 李奕興【台灣傳統彩繪】 藝術家出版社 1995

馬瑞田【中國古建築彩繪】 台北:文物出版社 1996

李祖定【中國傳統吉祥圖案】 台南:大孚書局 1995

吳鎮聲【中國建築裝飾藝術】 台北:文史哲出版社 1979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pa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