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大百科寫作_純銀

 

銀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,具有經濟意義的銀礦主要有輝銀礦(AgS)、角銀礦(AgCl)、淡紅銀礦(3AgS‧AsS)、脆銀礦(5AgS‧SbS)、硫銻銀礦(AgSbS)、黑硫銀錫礦(4AgS‧SnS)和硫銻銅銀礦『8(AgCu)S‧SbS』等。

 

銀是一種白色或淡灰色帶有光澤的金屬,只有少部分是以天然銀姿態出現的,其餘多混合在銅、鉛、鋅等硫化礦物中。銀的延展性僅次於金,反光能力超過95﹪。銀當加熱至沸點1955℃時,會揮發成綠色煙霧而消失。銀不溶於水、鹼類和大部分有機酸類,但極容易溶於硝酸和熱濃硫酸中;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化合成為褐色的硫化銀。銀的主要產地是加拿大、美國和墨西哥。

 

銀製品又可分為足銀和紋銀兩大類:

【足銀】即99.9﹪的純銀。由於純銀過軟,容易磨損,因此多用來製造銀幣,而不大適用於首飾製作。

【紋銀】標準的含銀度是92.5﹪,也稱為『925銀』。通常是用92.5﹪的純銀,加入7.5﹪的銅混合而成。

 

銀的特性:

【族】11族

【顏色】白色

【週期】5

【原子量】107.868

【元素符號】Ag

【原子序數】47

【元素分區】d

【系列】過渡金屬

【密度】10490 kg/m3

【硬度】2.5

【熔點】1234.93 K(961.78 °C)

【沸點】2435 K(2162 °C)

【聲速】2600 m/s(293.15K)

【汽化熱】250.58 kJ/mol

【熔化熱】11.3 kJ/mol

【蒸氣壓】0.34 帕(1234K)

【物質狀態】固態(反磁性)

【地殼含量】1×10-5 %

【莫耳體積】10.27×10-6m3/mol

【電流的傳導性】高

【熱的傳導性】快

 

 

 

參考資料

【金屬材料】呂璞石、黃政賢,文經圖書有限公司,1986。

【工藝美學】柳宗悅,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,1993。

【現代工藝概論】張長傑,東大圖書有限公司,1981。

【常用有色金屬】余益強,華聯出版社,1982。

【傳統工藝在台灣】莊伯和,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tpan888 的頭像
    catpan888

    HAPPY GARDEN

    catpa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