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大百科寫作_金屬飾品

 

 

亮晶晶的飾品佩戴在身上,為女性增添迷人風采;除了純金24K之外,金屬首飾在製造過程中,大多會添加微量的鉻、鎳、銅等金屬元素。常見的金屬飾品種類有:

 

【黃金飾品】通常黃金的成色在99﹪或以上的,通稱為「足金」,俗稱「兩條九」、「99金」或「9999金」,足金非常柔軟,極富延展性,若在其表面鑲嵌寶石,比較容易鬆脫,所以足金多用於沒有鑲口的首飾製作。

 

【K金飾品】利用銀或銅拼合黃金,來增加硬度,賦予黃金較佳的施工性能、減輕製作成本,而且有較多顏色可供選擇。純金的標準定額是24K,一般最常用於首飾製作的開金原料是14K和l8K。K金中又有K黃金和K白金之分,由於K金混入了其他金屬而變成另一種合金,更適合製作鑲嵌寶石的首飾,同時也增加了黃金飾物的美觀和變化。

 

【白金飾品】鉑金,俗稱「白金」;純白金是一種比黃金還稀有的貴金屬,古今中外、皇室貴族都喜歡利用鉑金來鑲嵌寶石,其優異的延展性也可以塑造出許多精美的鉑金工藝飾品。純白金具有極佳的穩定度、優美的白色及高純度,不會被酸鹼腐蝕,且不會變色,是最適合用來象徵永恆愛情的貴金屬。

 

【純銀飾品】因99.9﹪的純銀太軟,容易磨損,不適合製成飾品;所以,用含銀度92.5﹪的銀加入7.5﹪的銅混合而成「925銀」製作。成品在打磨後的光澤;比足銀更耀眼美觀,經常用作銀器皿或飾物材料。

 

【合金廉價飾品】用最便宜的金屬外鍍上一層很亮的白K或暗黑亮色的鎳,就是在夜市最常看到的每條100元 的金屬飾品。合金的成分有錫、銅、鎳、鉛等,成本低廉,為大量批發飾品所用的材質;如果電鍍技術粗操,上面的金屬很容易脫落。根據消基會的檢驗,高達七成七的廉價金屬飾品,殘留鉛、鎳和鎘的重金屬,有些項鍊的鉛含量,甚至超過200ppm以上,不但容易引發過敏性皮膚炎,經過呼吸道進入體內,長時間下來甚至會引發慢性中毒!國內並沒有針對金屬飾品訂定任何管制標準,材質的好壞根本沒有辦法分辨。

 

在選擇佩戴金屬類飾品之前,最好先考量本身是否對金屬過敏,如果皮膚比較敏感,盡可能選擇純金、純銀與14K、18K的高品質飾品,千萬不要隨便在路邊攤買一些電鍍的廉價飾品;流汗的季節或運動、勞動下出汗時,均應避免佩戴鍍金飾品,佩戴飾品後有紅腫、發癢等現象,一定要趕快取下飾品,並到皮膚科就診,千萬不可自行塗抹成藥。任何材質的飾品,都應該在化完妝、噴過香水、整理好頭髮後再戴上;卸下飾品後,請以乾淨的軟布輕拭,流汗後則以沾溼的軟布拭擦,待風乾後再收入密封袋或盒子,保持飾品的乾燥以降低氧化及刮傷;細心的保存是延長飾品壽命的不二法門。

 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啟新健康世界雜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tpan888 的頭像
    catpan888

    HAPPY GARDEN

    catpa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