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金

    在數世紀前,金匠已知利用銀或銅拼合柔軟的黃金來增加它的強度和韌性,賦予黃金較佳的施工性能、改變其熔點、並減輕製作成本、而且有較多顏色可供選擇。這樣製成的金飾,稱為『K金』;在珠寶首飾鑲嵌中幾乎都用不同K數的K金來鑲嵌寶石,既達到黃金的高貴,又彌補它的不足,顏色也比較富有變化性;黃K金、粉紅金、綠色金、白色金、藍色金……等,多采多姿的K金是珠寶首飾中最常應用的材料。

 

    在國際上流行的K金首飾各種顏色都有,常見的有黃色和白色。相同K數的K黃金和K白金的含金量是相等的,K數與含金量的關係式為:【Au wt% = K/24 ×100%】,常用K金的成分及其熔點如下:

24K純金:黃金100%,熔點1063°C

22K金:黃金90%,銀10﹪,熔點940°C

18黃K:黃金75%,銀12.5﹪,銅12.5﹪,熔點904°C

18白K:黃金75%,銅5﹪,鎳15%,鋅5%,熔點904°C

14黃K:黃金58%,銀25﹪,銅17﹪,熔點802°C

14白K:黃金58%,銅20﹪,鎳14.5%,鋅7.5%,熔點927°C

 

【K黃金】為黃色貴金屬合金,由紅銅、青銅和銀等調配組合而成。純金的標準定額是24K,黃金的成色在原理上可以分成lK至24K。一般最常用於高級珠寶首飾製作的開金原料是14K(585)和l8K(750),而20K(833)和22K(916)的開金多用來鑄造金幣,成色在9K(375)以下的開金含有其他金屬的比率較高,即使經過電鍍,也非常容易因氧化而失去光澤或變黑,則較少使用。

 

【K白金】為白色貴金屬合金,由黃金添加鈀、銀等調配組合而成。因外觀顏色與白金非常類似,常被誤以為白金。但是在質感與重量上,兩者都有明顯差距。由於鉑金產量稀少,價格昂貴,加上熔點高,所以一般國家很少用鉑金來生產真正的K白金。K白金具有良好的反射性,不易失去光澤,硬度高、不易磨損,為主要用來鑲崁寶石首飾的白色金屬。近幾年普遍受到年輕人的喜愛,成為最受歡迎的流行飾品。K白金最主要的成色仍是黃金;如18K白金、14K白金,其中黃金的含量分別為75%和58.5% 。

 

【玫瑰金K金】由黃金、銀、銅等調配組合而成,也是黃色貴金屬合金的一種。因銅比例的不同,玫瑰金K金呈現出玫瑰紅的特殊顏色,深受女性的喜愛。

 

K金飾品的整理與保養:

(一)一般清潔時,可浸泡在酒精中數分鐘後取出,一般的汗垢就會同酒精揮發掉,沖一下清水後擦乾即可。

(二)常常佩戴而堆積汗垢時,可以舊牙刷沾中性清潔液或市售的珠寶清潔液輕刷台座底部,還有鑲鑽處的細縫處。

(三)送到一般店家提供的超音波清洗器清洗,在清洗前要小心檢查鑲爪是否有鬆動,否則反而會因為其高頻的振動而更加鬆動。

(四)K金表面會因為長期磨擦而佈滿了細小的磨損痕跡,而降低亮度,平日以K金布輕磨K金表面,即可有拋整的效果。

 

 

參考資料:

【金屬材料】呂璞石、黃政賢,文經圖書有限公司,1986。

【工藝美學】柳宗悅,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,1993。

【台灣的工藝】張志遠,遠足文化,2004。

【現代工藝概論】張長傑,東大圖書有限公司,1981。

【常用有色金屬】余益強,華聯出版社,1982。

【傳統工藝在台灣】莊伯和,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pa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