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大百科寫作_民俗版畫

 

 

  在中國的古典印刷歷史中,隨著雕版印刷術的發明,逐漸開展出版畫的藝術。版畫藝術大概始於隋唐之際,興於宋、元,至明代而達於極盛,清光緒年間傳入石版印刷術,使得機械式的印刷品取代了民間雕版藝術的特色。

 

版畫是利用「版」作為媒介物,將圖像印製於紙上;融合了繪畫的精緻線條,與刀刻的粗獷風格,加上印製效果,而造就特殊的藝術表現。民俗版畫是廣大民眾生活的寫照、反映人民的精神信仰與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祈望。因此,民俗版畫從它的內容和用途來區分,可分為:

 

【吉祥版畫】:新年歡樂喜慶吉祥畫、吉祥字圖,驅邪迎福的門神年畫、招財進寶的財神、門額厭勝、門楣掛箋和大吉大利對聯等。

 

【糊紙版畫】:包括天公燈座、七娘媽亭、大士爺等套印流程。利用竹篾做骨架,棉紙條加漿糊綁黏固定,糊貼木版水印刷製的版畫,由平面組架為立體造形,作為敬天法祖、慎終追遠的紙具。

 

【符錄紙錢】:包括法術符令、金銀紙錢。這類道教與民間信仰產生的符紙,由寺廟、道壇、金紙行雕版刊印。不論是威議顯赫的詰曲字體,還是幽冥兩界的通貨,圖案造形或沿用舊規,或自出機杼,表達出造形美感與宗教神秘的特色。

 

【神禡籤詩】:包括觀音媽聯,塗墨刷印於紙上,在祭拜後焚化,象徵送神歸天,祝禱實現願望,禳災賜福。並且透過神祇開示的詩句,預測行事吉凶,判斷應對進退的準則。

 

【文字游藝】:包含典籍、插圖、遊戲、字樣、文獻、商標。排比反映台灣先民處太平盛世,豐衣足食,行有餘力從事的育樂活動,與精神生活。

 

  一幅版畫需經過「構圖」、「製版」和「印刷」這三種階段而完成。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文英館中的「臺灣傳統版印特藏室」展示館,特藏室所藏三百餘件標本,藉由台灣傳統版印儘存的版片及舊拓紙揣摩昔日的印刷術。現今,版畫作品的創作,美術家可利用石、木、金屬或壓克力等材質製版,不僅版材的選用更多元化,新的技法也層出不窮,製作工具亦應用化學原料以達到版畫創作的效果等。民俗版畫深入民間生活,充分表現出民間的習慣、信仰與民俗事物,非常值得研究與傳承!

 

 

 

資料出處:

民俗版畫http://www.ronny.idv.tw/infor/html/game/image.htm

版印年畫: http://stmail.yocjh.kh.edu.tw/~yocjh/index.htm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tpan888 的頭像
    catpan888

    HAPPY GARDEN

    catpan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